《——【·前言·】——》
刘备一生识人无数,文有诸葛亮,武有关张赵,可真要说起他打心眼里佩服、重用、依赖的猛将,其实只有三位。
不是按名气排的,也不是看谁跟他最近,而是关键时刻能替他挡刀、冲锋、打硬仗的真本事。
其中一个是大家熟悉的魏延,另外两人又是谁呢?
刘备:从卖草鞋到称王称帝
刘备早年间过得相当艰难,虽然自称汉室宗亲,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靠编草鞋和织席子为生。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他才有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招募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其中就包括了关羽和张飞。
那时的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标榜自己是仁义之君,对百姓和手下都非常友善,这也是他能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
关羽就是被刘备的仁义所吸引,早期不仅是武将,还充当军师的角色。他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那次"千里走单骑",为了护送刘备的家眷,关羽单枪匹马穿越曹操的重重包围,最终安全送达。
但随着时局变化,刘备意识到仅靠仁义是不足以在乱世中立足的。
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后,他虽然有了一席之地,却仍然势单力薄。
这时候,他开始转变自己的理念,逐渐向"王霸之君"的方向发展。
庞统的加入是刘备转变的关键点。这位被称为"凤雏"的谋士,与诸葛亮齐名,却比诸葛亮更加务实和激进。
在庞统的影响下,刘备学会了权变之术,明白了再特定情况下必须采取强硬手段。
他开始利用各种手段扩张自己的势力,不再局限于道德的束缚。
占据益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刘备借口"托孤"进入益州,表面上是帮助刘璋抵抗外敌,实际上却在暗中积蓄力量,最终夺取了益州的控制权。
关羽:忠勇刚直的理想化身
关羽是刘备最重要的将领,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两人的关系早在桃园三结义时就已经奠定,关羽的忠诚几乎成为后世忠义的代名词。
在三国时期的将领中,关羽的武艺是顶尖的。
他手持青龙偃月刀,骑赤兔马,威风凛凛,让敌人闻风丧胆。
曹操对他也极为赏识,曾经多次尝试收服他,但关羽始终对刘备忠心耿耿。
刘备非常依赖关羽。在益州站稳脚跟后,他将至关重要的荆州防线交给了关羽镇守。
荆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不仅是抵御曹魏的前线,也是蜀汉对抗东吴的屏障。
关羽在荆州时期,屡立战功,尤其是襄樊之战初期,他"水淹七军",一度威胁到曹魏的腹地。
可关羽性格中的骄傲和刚直,最终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
他看不起东吴,对孙权多有轻视,这给了吴国可乘之机。
在襄樊之战中,当关羽专注于北上进攻曹魏时,东吴从侧翼偷袭,切断了他的退路。关羽被迫撤退,最终在麦城被围困,战死沙场。
关羽之死对刘备打击极大。他一直视关羽为兄弟和左膀右臂,失去关羽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当关羽被围困时,他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及时救援。
这种内疚和悲痛,促使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导致蜀汉国力大损。
魏延:汉中猛虎的崛起
魏延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物。他不像关羽那样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备,而是在赤壁之战后才归降的。
但他早就对刘备有所关注,在刘备携民逃难时,魏延就曾冒险相助。这份胆识和义气,被刘备深深记在心里。
魏延加入蜀汉后,很快就在各种战役中崭露头角。
他勇猛善战,但更重要的是,他有非常出色的战略头脑。入川之战时,魏延已经成为刘备的主要将领之一,表现出色。
真正让魏延声名大噪的是汉中之战。
这场战役极为关键,刘备集结了几乎所有战将(除了留守荆州的关羽),亲自指挥对抗曹操。魏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屡立战功。
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任命魏延镇守汉中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按照资历和功劳,应该有更资深的将领担任这个重要职位。
但刘备看重的是魏延的能力和潜力,他希望魏延能成为第二个关羽。
事实证明,刘备的眼光是准确的。
魏延在汉中创立了"错守诸围"的防御战略,利用汉中复杂的地形设置多重防线,让曹魏十年都未能攻入一步。
然而,魏延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性格过于孤傲。
他自视甚高,常常看不起其他将领,甚至对诸葛亮也不够尊重。这种性格让他在蜀汉内部处境尴尬,也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魏延最终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而死。诸葛亮病逝后,他与杨仪发生了严重冲突,最终被杀。
但不可否认,魏延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为蜀汉的生存做出了重要贡献。
向宠:被遗忘的蜀汉栋梁
在刘备手下的众多将领中,向宠可能是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位。
他极为低调,在历史记载中的篇幅也不多,但他的能力却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高度认可。
向宠真正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是在夷陵之战中。这场战役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而发动的,结果却大败而归。
东吴的陆逊设下火攻,蜀汉军队死伤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但在这场惨败中,向宠的表现却格外突出。
当其他将领的营帐都被大火烧毁时,向宠的营帐却几乎无损。
这不是运气,而是他平时严格的军纪和缜密的防备措施起了作用。他不仅保全了自己的部队,还在撤退中掩护了刘备,立下大功。
诸葛亮对向宠评价吉高,称他"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向宠性格温和谦逊,同时又精通军事。
刘备也很赏识向宠,在夷陵之战后,任命他为中领军,负责宫中兵力。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掌管着蜀汉核心区域的安全,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程度。
向宠一直忠心耿耿地服务于蜀汉,直到公元240年,他在平定汉嘉蛮夷暴乱时战死。
即使在诸葛亮去世多年后,他仍然坚守岗位,为蜀汉的稳定做出贡献。
相比关羽的威名赫赫和魏延的争议不断,向宠显得低调而务实。
他没有轰轰烈烈的战绩,也没有引人注目的争端,但正是这样的将领,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
《——【·结语·】——》
刘备对关羽、魏延和向宠三位将领的重用,展现了独特的用人眼光。
关羽的忠勇代表了理想,魏延的才能体现了实力,向宠的低调诠释了务实。
正是这种多元化的人才结构,支撑起了蜀汉初期的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