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大连20平方公里海上超级机场:263亿投入,能让东北“飞”起来?

发布日期:2025-08-02 17:14:26 点击次数:153

要在海上造个“超级机场”——20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30个故宫连起来;花263亿,还要建4F级跑道。这事儿连CNN都盯着,说“中国要成最大航空市场”,印度媒体也天天追着问进展。

可为啥非得在海上建?海里打地基不怕塌?生态会不会受影响?今天就跟你唠唠这个能让东北“飞”起来的大工程。

这机场到底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吓一跳。日本关西机场是10.5平方公里,香港机场12.48平方公里,这个直接干到20平方公里,妥妥的“海上巨无霸”。

而且它不光大,运力也吓人。规划到2035年,4条跑道一起转,一年能接4300万人;到2050年,直接冲到8000万人次,能排进全球前五。要知道现在很多省会机场,一年也就两三千万人呢。

能在海上站稳脚跟,全靠硬技术。工人在海底打了3000根嵌岩桩,最长的有80米,是普通陆地桩基的3倍,光钢筋就用了40万吨,跟搭了片“海底钢筋森林”似的,就为了防沉降。

填海的时候也没蛮干。用真空预压加强夯的法子压实地基,还特意给斑海豹划了隔离区。施工全程用数字模型盯着,哪儿有问题随时调,说是要建成“又安全又聪明,还环保”的机场。

有人可能会问:好好的陆地不用,非要去海上折腾?这得从大连老机场的难处说起。

周水子机场1927年就有了,离市中心才10公里,看着近挺方便,可现在想扩建,连加条跑道的地方都没有。2002年它在全国能排第13,到2023年直接跌到第27,再不想办法就真跟不上了。

而且大连周围全是山,长白山的余脉纵横,想找块平坦的地建机场,难!反倒是金州湾这片海,离市中心23公里,不远不近。更妙的是位置——3小时能到日韩,5小时直飞莫斯科,简直是为国际航班量身定做的。

光有机场还不够,得让大家方便去才行。这个海上机场早想好了,要建三条跨海通道,走中线连渤海大道,走西线接沈海高速,20分钟就能到市中心。

地铁也安排上了,1号线和5号线会并线进岛,以后坐地铁直接到机场航站楼,不用拖着箱子赶大巴。

更厉害的是“三港联动”。机场会和大连北站、大连湾客运站连起来,不管你是坐飞机、高铁还是坐船,换车都不用绕路。旁边还规划了81.9平方公里的产业带,以后物流、科技、旅游都能在这儿扎堆。

说它能让东北“飞”起来,真不是夸张。一直有人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但这个机场一建,日韩的企业说不定就愿意来了——毕竟从这儿发货,到日韩比从南方走省不少时间。

临空经济区建好后,预估能创造20万个工作岗位。想想看,物流、维修、会展这些行业都需要人,附近的人找工作就方便多了。

从国家层面说,它还是“一带一路”的节点,以后中俄蒙的货物从这儿转运,能省不少事。对东北的国防、粮食、能源安全,也是个重要支撑。

当然,这么大的工程,争议肯定有。有人担心斑海豹,施工方就建了隔离港,天天盯着它们迁徙,尽量不打扰。

还有人想起日本关西机场,建完沉降了3.5米。的技术团队早就把这个当“反面教材”,从打桩到填海,每一步都盯着沉降数据,就是怕走老路。

也有专家说,现在高铁这么方便,机场得和高铁好好配合。比如沈阳到大连的高铁很快,以后说不定能搞“高铁+飞机”的联程票,让大家少跑腿。

钱的事也考虑到了,263亿不是一下子花出去,分阶段拨款,还拉了社会资本进来,尽量减轻压力。

现在这机场还在建设中,美媒都感慨“这是基建狂魔的海洋宣言”。等建好了,它不光是个坐飞机的地方,可能会带动东北亚3000亿的产业。

其实这事儿最让人感慨的是:既敢在海上建超级工程,又能想着给斑海豹留家;既敢花大价钱搞建设,又能算好每一笔账。这大概就是做事的智慧——要发展,也要平衡。

你觉得这个海上机场能给大连带来啥变化?身边有期待它建成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