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涛落网那一刻,邓妍以为案子要收尾了。
谁能想到这孙子嘴硬得像河蚌,死活不吐露上线消息,直到受害者排队指认才怂了。
青皮这代号第一次从白文涛牙缝里挤出来时,审讯室空调突然停了,汗珠子顺着常锐的警徽往下滴。
鸭蛋壳在夜店后巷堆成小山,法医从蛋壳上提取的DNA和青皮完全吻合。
这年头人贩子都讲究仪式感,犯案还非得配着咸鸭蛋下酒。
监控里那个穿花衬衫的寸头男,拎着塑料袋边走边啃鸭蛋,蛋黄渣沾了满嘴。
DNA比对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邓妍把保温杯砸在了证物室的墙上。
郑薇薇的失踪案透着邪性。
夜店突击行动前两小时,青皮突然带着人转移。
更蹊跷的是其他女孩都救出来了,唯独郑薇薇被特意带走。
后来才知道是幕后大佬亲自点的名,就因为她书桌上摆着本《追风筝的人》。
现在那本书还扣在证物袋里,扉页上铅笔写的"文学系2019级"字迹都晕开了。
警队内鬼的线索藏在两条短信里。白文涛交易时收到的通风报信,发送时间精确到专案组布控后的第七分钟。青皮逃跑前接的那个电话,通话记录显示来自城南报废的公共电话亭,但调取监控发现有人穿着警用雨衣去打过电话。刑侦老手都懂,这种雨衣是去年局里统一配发的。
邱洛洛案卷宗里的全家福让人喘不过气。小姑娘被拐第二年,父母寻女路上遭遇货车追尾,方向盘直接插进父亲胸腔。姐姐被领养时户籍民警记得清楚,那家人给了三万块"营养费"。现在这些材料全摊在邓妍办公桌上,和孟贵交代的红姨线索缠成了死结。
打拐数据库最新录入的数据触目惊心。过去半年失踪人口里,大学生占比突然涨了十二个百分点。技术科杨佳佳发现这些案子有个共同点:受害者手机里都安装过某款读书软件。而郑薇薇被带走时,床头充电器还插着没拔。
红姨的线索断在柳红梅家那堵照片墙上。收养小洋芋的妇女坚持说自己没见过什么红姨,但民警注意到她家挂历后面藏着张合影,有个戴玉镯的女人被撕掉了半边脸。后来在灶台底下搜出个账本,写着"三月十七,送走三个,收红封六千"。
微博上#利剑玫瑰原型案件#话题已经爆了。有网友扒出去年某地打掉的拐卖团伙,主犯绰号就叫"鸭蛋张"。更毛骨悚然的是,今天凌晨有匿名账号发了张模糊照片,写字楼玻璃幕墙反射出个穿警服的身影,配文"你们永远抓不到我"。刑侦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团伙对警方的挑衅。
孙律师接手的小洋芋案出现新转机。孩子奶奶回忆,当初有人冒充打拐志愿者加她微信,发的寻人启事模板和正规公益组织的一模一样。反诈中心确认这是新型复合犯罪,骗子专门盯着丢失儿童家庭二次收割。最新消息是那个微信号登陆地址在境外,但技术追踪发现实际操作人在本省某县城。
章阿姨的寻亲驿站最近收到封匿名信。皱巴巴的作业纸上画着朵玫瑰,花瓣里藏着行小字"青哥说下次送大学生加价五成"。笔迹鉴定科熬了通宵,确认和之前打掉的诈骗团伙账本笔迹相同。现在驿站门口停了辆没挂牌的面包车,居委会大妈说这两天总有生面孔在附近转悠。
豆瓣小组有人发帖称见过郑薇薇。发帖人说在邻省服务区见过相似女孩,被两个男的架着往车上塞,其中一个后颈有鸭蛋纹身。帖子存活了十七分钟就被删除,但截图已经在各大论坛传疯了。有意思的是,当地警方排查发现,那个服务区监控恰好在那天集体故障。
犯罪心理学教授林明在访谈里提到个细节。系列拐卖案里,高学历受害者都会刻意被留下私人物品,课本、钢笔、图书馆借书卡之类。这种仪式感极强的行为,通常指向凶手存在某种扭曲的补偿心理。最新研究数据显示,这类罪犯童年时期八成以上有过被知识分子欺辱的经历。
常锐在查夜店监控时发现个诡异画面。青皮带走郑薇薇前,对着摄像头比了个剪刀手。刑侦技术还原发现他手指间夹着张纸条,放大后能看到"老地方"三个字。更绝的是纸条角落印着某连锁酒店的logo,而这家酒店大股东名下还有家劳务派遣公司,三年前因组织偷渡被处罚过。
微博热搜突然冒出个话题#利剑玫瑰保护伞#。有自称内部人士爆料,说警方在青皮住所搜到个账本,里面记录着按月支付的"安保费"。吃瓜群众发现收款方代号"黑桃K",而本市政法系统某领导恰好是桥牌协会副会长。不过纪委官网至今没发布任何消息,倒是爆料账号已经查无此人。
法医报告显示,周敏体内的激素残留量足够药倒一头牛。这种兽用催长素在黑市有个诨名叫"听话水",两毫升就能让人丧失反抗意识。实验室新发现的线索更瘆人,药物批次编号和去年某宠物医院失窃的药品完全一致,而该医院法人代表是青皮表哥的连襟。
邓妍办公室的白板已经写不下线索。青皮和红姨的关联证据钉在正中间,周围辐射出十七个涉案人员照片。最醒目的是用红笔圈出来的部分——三个看似不相关的案子,受害者都曾在同一家书店做过签售会志愿者。书店老板上个月因心脏猝死进了ICU,病历显示他血液里检出大量地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