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这些小时候家里用过的老物件,你还能叫出几个名字?
1. 爆米花炉子
一听“砰”的一声,孩子们全围上来了。那时候哪有什么微波炉,全靠街头这个手摇爆米花炉,玉米和糖一进去,一会儿就香气四溢。现在偶尔还能在集市上看到,真是勾起一堆童年记忆。
2. 蜂窝煤炉子
以前家里做饭、烧水,全靠这个。一个蜂窝煤能顶半天,经济又耐用。每天换煤饼、清炉灰是家常便饭,现在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了。
3. 收音机
我1985年第一次去县城,买回了人生第一台收音机。当时全村都没几家有的,晚上吃完饭全家围着它听戏曲、听新闻,那个感觉,现在再高级的音响也替代不了。
4. 压水井
你们老家还有吗?以前村口、院子里都能看到压水井,一下一下压出冰凉的井水,那时候谁家能有自来水?用压水井洗菜、挑水,习以为常。
5. 随身听
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爸妈当年有多宠我。初中那年,为了听周杰伦,硬是咬牙买了个随身听,一千块,在那个年代真不是小数目。松下和索尼的机器审美真高,放到现在看也不过时。
6. 猪食槽子
知道这玩意儿的,估计都是农村出身了。以前是猪的饭盆,现在被人拿来当装饰品,用来种花、养鱼,真别有一番田园味。我也捡到过一个,可惜最近清理杂物时给处理掉了。
7. 竹箩筐
小时候“坐箩筐”的经历你还有印象吗?大人出门干活,或者去赶集,就把我们放进箩筐里挑着走。俩小孩坐一个筐,像在“坐轿子”一样晃晃悠悠,别提多开心了。现在这种场景早看不到了,可那种简单的快乐,真是挥之不去的回忆。
8. 汤婆子
冬天取暖的老法宝,叫汤婆子。就是一个金属壳子,里头灌满热水,盖上盖子,再用布包着。一整晚都暖暖的,比现代热水袋耐用多了,就是太烫得用布包好几层才行。
9. 扁担
农村最普通却最有用的工具,挑水、挑粮、挑柴,全靠它。一根扁担扛在肩上,两边挂桶或筐,走起路来肩膀咯得生疼,但那时候谁都习惯了。
10. 大杆秤
以前集市上做买卖、称粮食全靠它。秤杆上的小砣子来回挪动,指哪是多少斤我到现在都看不太懂。现在这秤可火了,不少人收来做装饰,有些秤杆还真是好木料做的。
11. 大花床单
全国统一花色的大花床单、格子图案,现在一看就满满的复古感。谁家没有过这样一条床单?小时候觉得特别洋气,现在成了怀旧的代表。
12. BB机
挂在腰间,听到“嘀嘀”声就知道你火了。那会儿有BB机、再配个大哥大,简直时髦得不行。现在全成老古董了,但那时真的是身份象征。
13. 万能充
你还记得早期手机怎么充电吗?买手机得配两块电池,一块在机上用,一块用万能充补电。没电了换一块继续用,哪像现在手机没电就慌张到不行。
14. 架子车
以前家里几乎都有一辆,用来拉粮食、肥料、砖瓦什么的。前面人拉,后面人推,虽然累,但省了不少力气。现在这种车已经很少见了,但它曾经是农村家庭最实用的“运输车”。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老物件,其实承载了太多老一辈人的生活记忆和辛苦付出。如果你也见过、用过这些东西,不妨翻翻老照片,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