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央媒为全红婵站台,揭开了“天才少女”光环下一道道真实的伤口

发布日期:2025-08-19 09:34:41 点击次数:93

刷到一张照片,心里咯噔一下。

就是8月12日,全红婵发的和队友的合照。照片里她穿着可爱的白色长袖,戴着顶黄色帽子,可那张脸上,写满了疲惫。旁边的姐妹们都挺有活力的,就她,好像没什么精气神,笑得都有点勉强。

再往前翻到8月9日,一张训练后的照片,她满头大汗,背后的衣服整个湿透了。

怎么会累成这样?是训练太狠了吗?是,但不全是。

有些事,比高强度的训练更磨人。

“大家好,我是婵宝,叔叔阿姨下单试试。”

你敢信吗,这种声音是AI合成的。有人用全红婵的脸和声音,做成假视频带货。她哥哥全进华也没能幸免。家里人出来辟谣了一次又一次,没用,骗子太多,总有人上当。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用她的名义搞假公益直播,甚至操控无人机在她家门口盘旋,就为了偷窥。这帮人,为了流量和钱,已经没什么底线可言了。

他们为什么敢这么干?因为全红婵在他们眼里,已经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她是个符号,是“天才少女”,是“水花消失术”的代名词。

这个“天才”的标签,听着是光环,其实是个沉重的枷锁。

大家把她捧上神坛,觉得她就该是完美的,就不能有失误。可她也是人,一个十几岁、正在长身体的小姑娘。身高、体重的变化,对跳水运动员来说是天大的事。以前轻松完成的动作,现在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当“水花消失术”没那么灵的时候,网上那些风凉话就来了。

“不行了”、“身材走样”、“不自律”。

他们根本不管她为了适应身体变化,训练量加了多少,吃了多少控制饮食的苦。他们也不管她的脚踝早就落下了伤病,一直带伤坚持。在这些人眼里,看不到一个挣扎的少女,只看到一个失灵的夺金机器。

今年,她因为伤病扛不住,退出了比赛。这下可好,黑粉们更来劲了,骂声一片。

直到央媒站了出来。

人民日报直接点名批评AI换脸带货的乱象,措辞很严厉:“不能如此无下限”。

央媒一发声,风向立马就变了。平台反应也快,6个小时下架了两万多条侵权视频,封了一百多个账号。这速度,都被网友叫做“全红婵速度”。

当舆论的脏水泼过来时,有时候,你确实需要一个更大的声音来帮你擦干净。

这种事,不是她一个人在经历。陈若琳退役后,一年能收到上百份侵权通知,官司打到麻木。如果这次没有官方下场,全红婵的路可能也会一样难走。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她发的那些照片。

那件汗水湿透的训练服,那张疲惫却努力挤出笑容的脸。她不只是在和身体的成长作斗争,更是在和外界那些看不见的、说不清的压力对抗。

照片里,她穿着印着小狗图案的可爱衣服,戴着少女心的帽子,对着镜头比耶,做鬼脸,把脸皱成一团。她还在努力地告诉大家:我还是那个小女孩。

可那份藏不住的疲惫,又让人无比心疼。

所谓的“水花消失术”没了,但真正消失的,是很多人对一个孩子的宽容和耐心。

现在的她,康复、训练、减肥,一样没落下。

这条路,看着就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