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第二个“恒大”现身!年营收超6000亿,许家印迎来最强对手

发布日期:2025-08-24 04:54:59 点击次数:119

你能想象吗?一个曾经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如今园区门口的草却长得能淹没脚踝,门卫无奈地摇头说:“老板早不在,厂里早就没人了。”2025年的夏天,我站在深圳某个工业园前,风吹过破旧的招牌,耳边仿佛还能听见昔日机器轰鸣的声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和他的商业帝国,咋就落到了这般田地?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从风光到落寞的故事。

要说这故事的主角,那可是个从泥土地里爬出来的狠角色。王文银,安徽农村出身,愣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考上了南京大学。90年代初,别人还捧着国企铁饭碗不撒手,他却一咬牙辞了职,拎着个破箱子南下深圳闯天下。那时候,深圳就是个大工地,机会多,风险也大。他从一个小小的电线厂干起,白天满街跑业务,晚上蹲在昏黄的灯光下算账,日子苦得像嚼黄连,可他硬是挺住了。用咱老百姓的话说,这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没胆量”。一步步,他把小厂子干成了大生意,1999年挂上了“正威集团”的牌子,从此开始了他的逆袭路。

说起王文银的牛气,那得提他在危机中的“神操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多少人吓得缩手缩脚,他却像个赌徒,借钱买设备,把厂子规模硬生生扩大了好几倍。到了2008年,全球经济大地震,海外好多铜加工厂撑不住了,他又背着“氧气瓶”冲上去,低价收资产,整合资源,把生意做到天上去。正威的名号越来越响,他还给自己封了个“世界铜王”的称号,号称手里的资源值上十万亿。经济学家张教授曾分析过,这种“危机中找机会”的策略确实是高招,但也得有足够的胆子和眼光,一般人可玩不转。我咋看?,这就叫“别人怕跌,他偏要跳”,胆大心细才能吃肉啊!

可风光背后,裂痕早就埋下了。正威集团这些年野心大得吓人,全国各地插满了旗子,工业园、新材料、新能源,啥热搞啥,2022年营收更是冲破6000亿,世界500强排名也挺靠前。乍一看,牛得不得了!可你细瞅,问题大了去了。他们玩的是高杠杆,借钱多得像滚雪球,利润却薄得像纸片儿,现金流紧得跟绷紧的弦似的,稍不留神就得断。根据行业报告,类似贸易型企业的净利润率往往不到3%,规模越大,风险越藏不住。正威的摊子铺得太广,从南到北几十个园区,个个都像饿狼等着喂钱,哪个环节出点岔子,整个盘子都得抖三抖。

再说个要命的“甜蜜陷阱”,2017年,王文银投了50亿给恒大地产,那时候恒大红红火火,合作就像吃了一颗甜糖,现金流嗖嗖往上涨。可恒大后来越陷越深,债务像黑洞一样,把正威也给拖了进去。这合作啊,咋说呢,就像“甜蜜的糖果里藏着毒药”,开始尝着香,后来却苦得要命。我个人觉得吧,王文银当时可能是想借地产的东风快跑几步,恒大那边也需要资金撑腰,双方都想占便宜,可市场这东西,谁也算不准,一旦翻车,俩人都得栽跟头。

到了2023年,风向彻底变了。王文银的名字开始跟“限制高消费”“股权冻结”这些词挂钩,债务金额更是飙到上百亿。2025年,我亲眼见到深圳的工业园,曾经热火朝天的厂房如今静得像鬼城,门口的草长得老高,保安一脸无奈地说:“员工放假好几个月了,机器都落灰了。”法院的公告栏上,冰冷的数字一条接一条,被执行的金额动辄几亿、十几亿。园区里破旧的横幅还在风中晃荡,上面写着“新材料”“半导体”,可晚上连盏灯都不亮,跟“人走茶凉”一个样。想当年,正威的发布会掌声雷动,如今却只剩一片叹息声,这落差,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更扎心的是,2025年,正威的牌子都快保不住了。子公司改名,股份被拍卖,控制权易手,王文银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失信名单上。全国各地的园区,有的停工,有的烂尾,工人走了,设备闲了,供应商打电话没人接,前台永远在“开会”。从“世界铜王”到园区杂草,这中间到底隔了多少个没兑现的承诺,多少个没回来的账?我站在那荒凉的园区门口,脑子里全是昔日新闻里他的豪言壮语,可风一吹,啥都散了。

瞅瞅2025年最新的法院公告,被执行金额又新增了十几亿,这故事啊,就像个轮回,风光与落寞,总逃不过一圈又一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