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的那场婚礼本来是大喜的日子,新郎西装笔挺站在酒店门口,新娘穿着白纱拖着长裙,满脸笑意地准备上婚车,车队的红绸缎子在风里飘着,礼炮也都在后备箱里备好,可车还没发动,就被几个陌生人拦在车头,伸手一挡,开口就是一句:“五十条普通烟,或者十条高档烟,不给就别想走”,那气势,活像是生意谈判,可这是婚礼啊。
现场一下子就僵住了,新娘愣在原地,手里还捏着捧花,司机透过挡风玻璃看着那人,眉头皱成一团,倒不是闹喜那种玩笑,是真不让走,气氛一下子变硬了。新郎过去说好话,对方就盯着他,烟没到位,车别想动。酒店门口的宾客都看傻了,有人小声嘀咕:“这不是抢嘛”。
僵持了快一个小时,吉时眼看就要错过,新娘怕再拖延,干脆换上亲戚的车离开,婚车空着走,原本热闹的接亲环节硬生生少了一道,等到了场地,她都气得哭了。新人没报警,婚庆公司车队也没管,费用还没结算,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气是气在心上的。
按律师的说法,这种不给钱不给烟就不放行的,可能已经踩到敲诈勒索的红线了,数额不小,还耽误了婚礼,甚至扰乱了公共秩序,严重的话还可能涉嫌寻衅滋事。你说五十条烟,市价加起来那可是大几千了,这哪是风俗,分明是变了味的硬要。
其实这类事,不是第一次出现,网上视频里都有,不少人拦婚车要红包、要烟,有的还拍成短视频博流量,网友评论也炸锅:“这不是喜庆,是明抢”,“风俗不能成借口”。更糟的是,有些年轻人跟着学,觉得这是个“发财”的路子,结果现实里模仿,闹到派出所都有。
风俗原本是热闹,是祝福,最早也就小孩撒糖、拦一下讨个吉利,给点象征性的见面礼,可这几年变成成人设局开口要成条的烟、成百的红包,民俗人情变成了灰色收入,连陌生人都来酒店门口蹲点,这已经脱离了本意。
平台上的监管也得跟上,毕竟《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早就明确过,违法诱导的内容该下架就下架,不然这种视频越传越多,观众看热闹,有人学套路,最后损害的是别人的喜事。
这事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太快,一场婚礼被拖一个小时没人负责,也没人报警,拦车要烟不给不让走,这怎么能算是闹喜,明明就是强拿硬要。喜事归喜事,法律归法律,风俗可以保留,但不能当成发财的窗口。
如果是你,婚礼当天遇到这样的拦车讨烟,你会选择报警,还是息事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