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mframe暖框科技的成长轨迹,堪称一部中国幕墙节能技术的进化史。2025年,暖框科技亚洲区技术总监周雨祯先生即将在第十六届中国建筑物理学术大会发布的暖框科技最新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标志着暖框科技科研进入新阶段——从材料系统创新转向环境变量与系统性能的耦合等基础研究。该研究通过THERM软件构建多维气候模型,首次量化风速对K值的动态影响,为地域定制化设计提供了算法基础。
回溯技术原点,暖框的核心突破在于对“冷桥效应”的破解。传统幕墙依赖金属构件连接室内外框架,形成热传导捷径。而暖框的幕墙隔热毯技术以无机复合材料形成物理隔离层,从源头切断热量传递路径。这一技术先后在2019–2020年亚洲绿色建筑大奖、LEED金级认证项目中验证实效,例如罗氏制药中国加速器大楼通过该技术节能10–30%,并满足医疗建筑防结露、防霉变的严苛要求。
2024年,暖框科技的企业创新再进一步。面对中国超低能耗建筑5000万平方米的建设目标,暖框面向亚洲市场推出的R10/R15幕墙系统,将U值压缩至0.8–1.6区间。这一成就依托美国创新实验室(Warmframe InnovaLab)开发的高性能断热件,其无机复合材质通过加速老化测试验证了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远超行业平均3年标准。同期发布的《THERM 7/WINDOW 7热工建模技术手册》,则与美国门窗幕墙评级委员会NFRC合作将国际标准本土化,解决了中国工程师的实操痛点。
从雄安新区学术大会的首篇论文,到今日的全球600栋地标工程案例,暖框科技始终遵循“技术共享”理念。其连续五年在中美学术平台公开研究成果,开发免费热工云计算平台工具覆盖全球近十万个设计师用户,参与编制各国家及地区的建筑及幕墙节能设计标准——这种开放性创新,恰是在中国和亚洲建筑节能产业从追随到引领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