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社保新政策八月开始实施,请勿再耍“巧”!40岁以上人士特别提醒

发布日期:2025-08-23 12:12:10 点击次数:187

前言

最近有个事啊,估摸着不少人都听说了,可大多数人可能没放在心上:最高人民法院刚出台的社保新规,从8月1号起就正式开始实施了。

这事情啊,与咱们打工的、开小厂、小店的朋友们都关系密切,尤其是40岁以上的伙伴们,老人要照顾,小孩也得养,正是需要保障的关键时期,更得好好思考一下。

其实吧,那些过去企业和员工暗中达成的“不交社保、多领现金”的套路,现在可是绝对行不通了。

今天咱们就细细说清楚,跟大家聊聊这新规到底哪些方面会受影响……

新规到底说了啥?

这次的新规,官方称为《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听着有点复杂,其实核心很简单:不管公司和员工签没签“自愿不缴社保”的协议,即便写得明明白白,在法院哪儿也没人认可。

比方说,你在单位工作时,没给你交社保,你不打算继续干了,不仅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还能让单位赔偿你经济上的损失;就算后来单位把社保补上了,之前多付的补偿款,他们还能把钱要回来。

这样一来,之前所有的漏洞都给封堵死了,没人还能找机会钻空子了嘛……

有人或许会说,社保不是一直都得交吗,没错,早在上世纪90年代,《劳动法》就明确规定了单位和员工都得缴社保;到了2011年的《社会保险法》,这个责任就更加明确了。

不过,为什么现在又不断强调社保的重要性呢?主要是这几年关于社保的争议多了起来。有些人觉得缴社保不太划算,觉得拿现金更实在;可到头来等到年纪大了生病了,没人照顾,想维权也讲不出理。

更让人头疼的是,以前法院的判决标准不一样,搞得同一件事,在某个地方能赢,到了另一个地方可能就会败。而眼下的新规就是要把规则统一,让大家都清楚:这根“安全绳”——社保,得系紧点,要不然掉下来就麻烦了。

这笔钱,现在躲不掉了

新规一公布,最烦人的大概就是那些开小厂铺、小门店的老板啦。就拿北京开了十年的餐馆老板张老板来说,最近算账算得头都疼了。

店里有五个服务员,之前每个月工资都得五千多块,没缴社保,大家都觉得挺合算的。

按北京今年最低的社保基数6800元算的话,单位一个月得给每个员工多交1800块,五个人就得9000块,再加上员工自己扣的700多,好像还是挺不小的开销的。

张老板的店这两年生意不太行,客人比以前少了三成,本来就赚不了多少钱,他也没办法,只能把一半员工换成小时工。

按照规定,小时工不用交社保,可是像大厨、店长这些关键岗位不能换,不然菜的味道就变,店里的管理也会乱掉,顾客就更少了。

这事儿可不是个孤例。

据说,现在全国遵守规定缴社保的企业不到三成,很多老板要么就按最低额度缴,要么干脆就不缴。

其实他们也不是有意犯法,主要是压力太大。有些地方就更离谱了,工资水平虽然不高,但社保基数却要按更高的数目算,比如某些小城,平均工资才 4500,却得按照 5200 的基数缴费,老板们看着账本更是心疼得不行。

虽然新规已经摆在眼前,想逃避也逃不掉,咱们只能慢慢琢磨办法,逐步调整应对。

打工的也纠结

或许有人觉得,新规是为了保护员工权益,这算是个好事,可实际上,很多打工的人也开始心里打鼓,不太放心。

比如说,餐馆里干活的王大姐,年龄超过40岁,每天工作大概6小时,一个月能赚到四千多块钱。以前没交社保,能多拿几百块,平时她都打算寄回老家,用来给孙子交学费。

现在一交社保,每个月得扣掉700多快,导致到手的钱明显少了不少。

王大姐的考虑挺典型的:老家已经参加了新农合,担心在北京再交反而算是“重复花钱”;再加上自己干不了多久就想回老家,社保转移的事听着也麻烦。

其实,工资就那点数,扣掉社保以后,房租和生活费都捉襟见肘,眼下的日子都挺难过的,哪还有心思考虑几十年后的事呢?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大家,很多人都明白社保的重要,可现实的困难摆在那儿,没办法嘛。

譬如,有些地方的社保基数和工资出现“倒挂”现象,工资才挣 3000 块,但得按 4000 块的基数来交社保,谁能心甘情愿啊?

有些人没怎么念书,对社保的规章制度根本不清楚,觉得那东西“看不着摸不着”,还是现金拿在手里踏实。

不过实话说,社保确实不错,现在交的医保,一旦生病住院就能用上;缴的失业保险,要是失业了还能领几个月日子费,这些都是真切的保障。

都是为了大家的“后半辈子”

可能有人会疑惑,国家为什么非得死盯着社保不放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担心大家到老了、患病了没人帮衬,最后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保就像个“互助池”,年轻人交的钱用来养现在的老人,等我们老了,再靠那时候年轻人缴的钱过日子,这样一环扣一环,才能持续下去。

不过啊,如今这“池子”的水显得不太够用。

有个报告指出,2024 年企业社保的合规率比前年还要低了不少,很多人交一阵子就停一停,甚至干脆就不交了。

长久下去啊,等我们这一代都变老了,养老金大概就发不出了,那个时候再哭可就晚了。

还得说,社保可是国家赋予咱们的根本权益,《宪法》里都明确写着,公民到年纪大了或者生病时,能够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援助。

以前有些地方执行得不太到位,比如说浙江十年前就提出过“自愿放弃社保不算数”这说法,可问题是员工放弃后却不能要补偿,有点说不过去。

这次新规把标准统一起来了,目的就是要让法律真正硬起来,不仅逼着企业缴社保,也让咱们的权益有个说法的地方。

要说这事怎么搞,其实挺容易的,政策得更贴合实际,比如说社保基数不要搞得一刀切,可以按照实际工资来算,收入不高的人少缴点,别让大家觉得“负担太重”,觉得交不起。

对小企业来说,能暂时把缴费比例降低一点,或者提供一些税收上的优惠,让他们好挺过来;至于那些跨省打工的朋友,社保转移的手续得变得简单点,能用手机点几下就搞定,别让大家觉得“太麻烦”。

更要紧的事情是,让大伙儿都知道社保到底帮了啥忙,社区可以多做点宣传,用白话跟大家讲讲“缴100块医保,住院时能报多少钱、“交满15年养老,退休能领到啥样的钱”。

老板们也别只想着节省成本,得跟员工们说清楚社保的好处,大家心里明明白白地,配合起来就顺畅多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张老板,最近去参加了街道办的培训,这才发现合规交社保其实有不少优势,员工更稳当,不容易跑,还能享受一些税收优惠,真是划算。

他目前正在考虑把小时工逐渐转成正式员工,虽然说花的钱多了点,但内心算是更有保障了。

结语

归根到底,这次社保新规,看起来像是在给企业和员工“绑紧绳索”,实际上却是在帮大家存着“后路”。

快到40岁以上的朋友们,要意识到,离退休也就不远了,得明白一件事:社保可不是随便的“负担”,它其实是你未来生病、养老时的“救命稻草”。

各位老板,别再想着靠点小手段图省钱,正规运作才是长远之道;打工的朋友们,也别只盯着眼前那几百块,缴社保其实是在为自己未来的保障做准备。

一开始难免会觉得不习惯,不过时间一长就明白了,这根“安全绳”系得越紧,咱的日子才能越踏实。

新规一出台,难免会有些不细致的地方,不过只要大家都放在心上,慢慢改进,总能找到让企业能顺利运营、员工有保障的好路子。

毕竟,咱们这么拼一辈子,也就是图个养老不愁、身子不舒服了有钱看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