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日军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
然而,在这场战役中,美国海军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竟然大摇大摆开进黄浦江,悠闲地观看中日军队交战,还拍摄了大量战场照片。时任舰长为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昔日繁华的上海,到处浓烟滚滚,满目疮痍。
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1931年下水。舰长183米,宽20.1米,吃水深5米,标准排水量9050吨。
主机动力10.7万匹马力,最大航速每小时32.5海里。舰载武器装备有203毫米主炮9门、127毫米副炮4门及大量中小口径火炮。
不过,因受吨位影响,奥古斯塔号的战斗力一般。
1937年,奥古斯塔号上的美军士兵,站在高处拍下了上海外滩景象。当时的外滩,跟现在不太一样。
在这张照片中,美军奥古斯塔号驶过黄浦江面。旁边是被日军击毁的中国舰艇,正冒着浓烟。远处江岸上的居民区,也冒着浓烟。
美军奥古斯塔号巡洋舰的甲板上,美军军官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冷漠地观看中日军队交战情况。
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上的士兵们,站在甲板上观看战事进展。在他们头上,是巨大的炮管。
江岸上,冒起黑烟的地方,是浦东棉纺厂。厂区遭到日军的炮击,厂房燃起大火。美军奥古斯塔号巡洋舰正在穿过江面。
美军奥古斯塔号巡洋舰3号炮塔旁,几个美军士兵正在远眺江岸,岸上被日军轰炸的的建筑正冒着黑烟。
黄浦江面上,漂浮着一具遗体。由于照片不是很清晰,看不出到底是遇难的百姓还是阵亡的士兵。
在这张照片里,美军奥古斯塔号巡洋舰正在穿过黄浦江面。远处,被日军炮弹击中的房屋建筑,冒起了冲天浓烟。
面对激烈的淞沪会战,美军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上美军士兵聚集在甲板上,观看中日交战情况。远处,硝烟弥漫。
不仅如此,美国海军陆战队抵达上海,保护租界和侨民安全。照片中,美军士兵正乘坐车辆前往租界。
奥古斯塔号上的Pat Henry中尉,搭乘水上飞机抵达上海市区,查看租界和教堂。当时的上海市区,到处是断壁残垣。
1937年8月14日,中国轰炸机在奥古斯塔号右舷投下两枚炸弹,炸弹爆炸的碎片落在甲板上。当时,奥古斯塔号右舷被误认为是日军舰艇。
在交战中,日军军舰,靠近奥古斯塔号抛锚的地方,向中国军舰开炮。中国军队怕误伤美舰,没有开炮还击。美舰间接成了日军帮凶。
当时,奥古斯塔号上的美军士兵正准备看电影,一发中国军队的高射炮炮弹突然落在甲板上,二等兵F.J. Falgout被炸身亡,另外17人受伤。
在上海一座教堂里,二等兵F.J. Falgout的葬礼正在这里举行,意大利,法国,一些英国和美国士兵参加了葬礼。
美军士兵,站在奥古斯塔号上,拍下了吴淞口方向的景象。江面上,敌人的军舰游弋,最远处的江岸上,被日军轰炸后升起了白色的浓烟。
奥古斯塔号大摇大摆开进黄浦江,远远地观看淞沪会战场面。远处的江岸上,浓烟滚滚。
为了避免再遭到炮弹袭击,奥古斯塔号的桅杆上挂起了美国国旗和识别灯。
1937年8月18日,日军“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停靠在码头附近。瞭望哨和对空机枪上包着床垫。当时,舰上的指挥官是日军海军上将长谷川清。
这是日本海军的一艘交通艇,正在驶过黄浦江面。
1937年,英国一艘客轮,正从奥古斯塔号旁边驶过。美军士兵拍下了这张照片。
当时,黄浦江面上,不仅有美国军舰,还有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的几艘舰艇。他们都在冷眼旁观淞沪会战。
在这张照片里,还能看到意大利的巡洋舰、法国军舰、英国巡洋舰。近处的奥古斯塔号上,停着几架水上飞机。
照片左侧是美军奥古斯塔号,中间是日本炸弹爆炸后产生的浓烟。黄浦江面上,大小船只来往穿梭。
结束语:面对日军的烧杀抢掠以及惨烈的淞沪会战,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军舰竟然冷眼旁观。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中国百姓和军人的死活在它们眼中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回望历史,我们只有把国家建设强大了,敌人才不敢再来欺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