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朋友圈,突然发现晒旅游照的人少了一大半。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大家都改宅家躺平了?一位旅游博主的真实经历,或许能解开这个谜团。
478元一晚的民宿长啥样?这位博主带着全家满怀期待推开房门,结果当场傻眼。 房间小得转个身都困难,墙面发黄,床单还带着可疑的污渍。
说好的海景房呢?连个窗户都找不到! 找老板理论,人家反而理直气壮:\现在旺季,有得住就不错了!
\这让人想起最近三亚天价海鲜的新闻,都是把游客当韭菜割。 更离谱的还在后头。
想去看个海,结果发现岛上既没有共享单车,也打不到网约车。 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接驳车,5分钟的路程每人收费30元!
租个三轮车一天140元,刚停海边就有人来收停车费,起步价20元。 这哪里是旅游胜地,分明是\收费迷宫\。
民宿老板的回应更是绝了。 说限制交通是为了避免拥堵,酒店涨价是因为供不应求。
网友直接炸锅:\把宰客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也是没谁了! \去过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旺季\不过是商家联合抬价的借口。
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但宰客现象确实屡见不鲜。 现在更魔幻的是,明明游客越来越少,商家反而变本加厉。
就像快要关门的商场,不是打折促销,而是把价格再翻一倍。 这种\能宰一个是一个\的心态,最终只会让旅游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最近淄博烧烤的爆火不就证明了吗?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看着银行卡里辛苦攒下的旅游基金,很多人开始思考:花大几千块钱去当\人肉提款机\真的值得吗?与其在景区被当韭菜割,不如在家吹空调吃西瓜。
至少自家的西瓜,不会被收\切块服务费\你觉得呢? 当旅行从享受变成渡劫,当游客从上帝变成肥羊,这个行业还能走多远?或许等商家们发现镰刀割不到韭菜时,才会想起那句老话:顾客才是衣食父母。 只是到那时,游客们的心还能被挽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