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铟最近火了,这玩意儿可是半导体界的新晋“网红”,地位直逼老大哥硅!
九峰山实验室整了个大新闻,磷化铟技术有了突破,国产替代这风眼瞅着就要来了。
三安光电、源杰科技、云南锗业、跃岭股份,四家公司都想借着这股东风起飞,问题来了,到底谁能C位出道?
要说这磷化铟,能光速“出圈”,还得靠它那几项独门绝技:电子跑得飞快、散热能力一流。
光模块、LED、激光器这些高科技玩意儿,都离不开它。
用大白话说,磷化铟就是芯片界的“特种兵”,专攻高端局。
所以,现在大家伙儿都想在磷化铟这块蛋糕上咬一口,毕竟谁也不想错过这波国产替代的红利。
先看三安光电,LED芯片那是杠杠的,光电领域的老大哥。
它的磷化铟外延片良率提上去了,还拿到了华为海思的认证,看起来很猛。
不过,三安光电现在碳化硅业务也搞得风生水起,会不会分心,把磷化铟这边给耽误了,这还真不好说。
从财务报表上看,三安光电的销售净利率是涨了,但整体ROE在四家里面垫底,这老大哥的地位,感觉有点悬啊。
源杰科技,走的是“小而美”路线,光芯片这块做得挺溜。
它家牛就牛在,磷化铟外延生长、电子束光栅刻蚀这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25G/100G EML芯片成本比国际大厂Lumentum还要低,英伟达、华为都是它的客户。
不过,源杰科技的销售净利率有点下滑,怎么保持高增长,是个问题。
技术是真牛,但规模还是小了点。
云南锗业,更像个“卖铲子”的,主营磷化铟衬底,客户都是中际旭创、光迅科技这种光模块大佬。
它家傍上了华为哈勃这棵大树,还搞定了6英寸衬底量产技术,看起来前途无量。
但是,云南锗业的财务杠杆有点高,玩得太大,容易翻车。
所以说,闷声发大财可以,但风险控制也要跟上。
跃岭股份就比较有意思了,它自己不做磷化铟,而是参股了中科光芯,曲线救国。
中科光芯是国内唯一能搞InP光芯片量产的IDM企业,跃岭股份也算是深度绑定了。
中科光芯技术不错,但跃岭股份的财务指标就比较普通了。
能不能借着中科光芯这股东风,成功逆袭,还得看它的造化。
要说谁最能赚钱,还得看ROE。
咱们把ROE拆开来看,分成“赚钱能力”、“借钱能力”、“干活效率”三个指标,这么一分析,四家公司的优劣势就一目了然了。
要说这磷化铟,最近是真挺火,相关讨论在社交媒体上也炸开了锅。
有人觉得三安光电家大业大,底子厚,肯定能笑到最后;也有人觉得源杰科技技术领先,未来可期;还有人看好云南锗业,觉得它背靠华为,稳赚不赔。
不过,也有一些比较理性的声音,觉得磷化铟现在还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市场都存在不确定性,投资需谨慎。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就表示,要实现核心光电子芯片的自主可控,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看来,磷化铟这行,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真本事。
所以说,磷化铟这盘棋,现在才刚刚开始。
四家公司各有优势,也各有挑战,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你更看好谁?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