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卡塔尔多哈使馆区“轰”的一声,以色列导弹把特朗普刚喊停的“和平剧本”炸成碎片,全球吃瓜群众瞬间清醒:原来停火是幌子,骗人来开会才是真的。
15架F-35从天上掠过,10枚导弹钻进楼房,当场抬走6人,死者名单里哈亚的儿子排在第一个。要是土耳其没提前通风,哈亚本人也得跟着陪葬。
以色列算盘打得噼啪响:先把人往谈判桌边骗,再一锅端,省时省力。之前他们用同一招在德黑兰、贝鲁特、萨那都试过,回回得手,这回干脆把剧本搬到美国盟友的首都。
特朗普8号刚高调喊话:“我出面,加沙停火,两边放人。”话音没凉,导弹先落。全世界眼睁睁看着美国总统的背书被炸成烟火,社交平台刷满了“这脸打得有多响”的弹幕。
最憋屈的是卡塔尔。过去十年它往美国账户里砸了2400亿美元:乌代德基地50年租金先付500亿,36架F-15QA单价3亿,11套“爱国者”一套12亿,结果自家首都被炸,美军防空系统全程装睡,还给以色列加油机供油,油钱还是卡塔尔之前预付的那份。
导弹落下那一刻,卡塔尔人终于想明白:遥控器不在自己手里,买再多高端货也是别人手上的游戏机。防空雷达屏幕一片雪花,F-35座舱盖映出的是五角大楼的笑脸,不是多哈的夜灯。
同样懵圈的还有中东其他买家:沙特的“萨德”、阿联酋的“爱国者”、巴林的F-16,全都连在美军服务器上,开机密码人家随时能改。平时一起军演拍照挺威风,到了真章才发现自己是付费观众。
以色列一个月内已炸遍六个阿拉伯国家,也门、黎巴嫩、叙利亚、突尼斯、巴勒斯坦加上现在的卡塔尔,名单还在更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被记者堵在门口,只挤出一句“我们正了解情况”,然后脚底抹油。
更魔幻的是,哈亚其实算哈马斯里的温和派,支持跟以色列谈长期停火。以色列偏要把愿意说话的人先干掉,留下的只剩死硬派,算盘看似精明,实则把往后谈判的门越关越小。
中东网友把这事掰开揉碎吐槽:当美国敌人危险,当美国盟友致命。话虽粗糙,可现实就这么光着身子跑出来了。
眼看美国信誉碎了一地,地区国家开始扭头往东看:沙特先下单中国无人机,阿联酋把中式雷达拉进场,连一向谨慎的科威特也放出风声想试试“别家货”。
这不是一时冲动,是防空系统不给力逼出来的选择。买家顿悟:如果不能自主开机,再贵的导弹也是别人的烟花。
以色列爱搞“先斩后奏”,以往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却被直播给全球看,美国想装看不见都不行。卡塔尔虽然不吭声,但2400亿的账单还热乎,华盛顿总得给个说法,否则以后谁还提前交保护费?
至于特朗普,上任九个月被内塔尼亚胡套路两次,上一次停火协议刚签72小时就被以军地面行动撕碎,这次干脆升级成空袭。和平奖是没戏了,社交媒体热搜倒是挂了一整天“特朗普被耍新纪录”。
回到战场,哈马斯高层逃过一劫,反而把内部温和派与强硬派绑得更紧,原本松散的常委会现在同仇敌忾。以色列本想斩首削弱,结果可能换来更猛烈的火箭弹回应,加沙边境昨夜又升起红色警报。
卡塔尔接下来怎么办?公开翻脸没底气,继续装没事又太窝囊,只能一边收拾碎玻璃,一边在中东客人面前苦笑着说“我还好”,转头把军火采购清单递向东方。
同样想法的不止一家。过去两周,中东国家驻华武官扎堆出现在珠海、西安的装备展示区,问题很直接:“这系统美国能远程关吗?”销售回答也直白:“出厂后密码你们自己设。”一句话,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故事到这儿,没有赢家:以色列算盘落空,美国信誉塌方,卡塔尔钱包与面子双出血,哈马斯失去谈判缓冲,中东再失一次和平机会。唯一被反复验证的,是靠别国按钮保命从来靠不住。
导弹烟散了,卡塔尔夜空重归安静,可每个人心里都回响同一句话:交钱买安全,结果遥控器在别人手里,这买卖还怎么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