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血月奇观夜,中国军工官宣!2030前载人登月,关键年大动作不断

发布日期:2025-09-19 01:12:39 点击次数:190

夜空被染上一片绯红,一轮古铜色的月亮悬挂在天幕之上。

9月7日晚,许多天文爱好者目睹了这一年中难得一见的月全食景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血月”。

在这个特殊时刻,中国军工悄然发布了一条视频,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关乎着登月这件大事。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不久前阅兵式上那些令人振奋的画面,以及中国航天领域日益清晰的载人登月计划。

一切似乎都在暗示:中国人迈向月球的脚步,正在加速。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08年,专家们就已经开始探讨实施载人登月的技术可行性。

当时预计只要国家下定决心,2025年前后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如今看来,这个时间表虽然有所调整,但中国人登月的梦想正越来越接近现实。中国已经确定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

载人登月与无人探测器登月有着天壤之别。

当航天员参与任务时,确保他们的安全成为首要任务。这也是需要开展大量测试的原因。

2025年成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关键测试年。在这一年里,多项重要试验陆续开展。

6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梦舟载人飞船完成了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

试验开始时,飞船逃逸发动机成功点火,船塔组合体在固体发动机推动下腾空而起。

约20秒后达到预定高度,返回舱与逃逸塔实现安全分离,降落伞顺利展开。

最后返回舱使用气囊缓冲方式安全着陆于预定区域,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测试的意义非同寻常。它改变了以往“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生”的模式,由梦舟载人飞船系统承担逃逸抓总职能,全面负责逃逸与救生两项任务。

8月15日,又一项重要测试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子级试验产品七台发动机同时点火,按预定程序完成多项试验流程。

这次试验考核了一子级七台并联发动机在额定工况和高工况下的同时工作能力,获取了完整的试验数据。

这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

梦舟载人飞船是中国面向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

与神舟飞船相比,梦舟飞船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整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梦舟飞船的未来角色十分广泛。它将成为支撑空间站应用与发展、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的核心载人飞行器。

此次逃逸试验成功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两种构型: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

长征十号为带助推器的三级火箭,直径5米,最大高度92.5米,捆绑两个助推器。

它将在载人登月任务中承担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月面着陆器的发射任务。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直径5米,最大高度67米,子级可回收并重复使用。

它将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中承担梦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

长征十号火箭的性能参数令人印象深刻。火箭总长92.5米,起飞重量约2189吨,起飞推力约2678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27吨。

除了火箭和飞船,月面工作所需的装备也在紧张研制中。这包括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载人月球车。

登月服代号“望宇”,计划2026年就能完成。从外观上看,它更像是一件“盔甲”,采用了综合防护面料,可以有效抵挡月尘影响。

面罩则用上了全境式面窗,能提升视觉效果;胸前还配备了多功能集成控制台,可以更好地辅助航天员完成攀爬、驾车等复杂动作。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已经能够用探测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为什么还要花费巨大代价送人上月球?

载人登月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展示。它代表着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第一步。

通过载人登月,我们可以开展更多科学实验,测试在月面长期生存的技术,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积累经验。

中国已经规划了月球科学、月基天文观测、资源勘查三大领域九大研究方向,包括月壤水冰提取实验和月震监测等。

而且,月球上富含氦-3等战略资源,这些资源可能对未来能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截至2025年9月,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等主要飞行产品处于初样研制阶段。

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关键试验的进行。包括梦舟飞船最大动压逃逸试验、揽月着陆器综合着陆起飞验证试验等。

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一次,我们不再只是仰望夜空中的明月,而是在准备真正踏上那片神秘的土地。

参考资料

1. 上观号:《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有新进展!》

2. 兵器展望:《西北传出一声巨响!我国载人登月又有新突破,美国彻底追不上了》

3. 人民网:《我國載人登月任務各項研制工作進展順利 將組織夢舟飛船零高度逃逸等試驗》

4. 搜狐新闻:《中国载人航天2025:空间站与登月任务并进》

5.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龙乐豪院士:我国2025年前后可实现载人登月》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