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市真是“满天星斗”,但要数最耀眼的“星星”,元件和通讯设备无疑傲视群雄,涨幅分别达到了110.67%和96.23%,妥妥的翻倍赢家。但光环背后,隐约流露出一丝危险的气息——这两者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跑到了令人心慌的高位。元件的市盈率百分位96.09%,市净率百分位已经100%;通讯设备也差不多,市盈率百分位83.97%,市净率百分位99.92%。换句话说,这些行业的估值已经高得像是在“蹦极”,哪天绳子断了,一不小心就会摔得够呛。
不过,当我们把镜头拉远点,发现行情似乎并不像这些明星股那么“热血沸腾”。北证50指数年涨53.13%,创业板指年涨45.12%,科创50指数稳步攀升42.44%,这些都挺不错。即便是表现稍弱的中证500、中证1000和沪深300,涨幅也有26.19%、25.71%和14.94%。然而再往下翻,许多行业的涨幅连10%都不到,甚至还有的跌得让人怀疑人生,比如煤炭,今年直接跌了7.37%,在涨跌榜上垫底,让人不禁想起麻将桌上的那句经典:“守了半天庄,还是输光了”。
其实,这种冷热分明的行情挺有意思的。热点行业涨得飞起,滞涨行业默默“装死”,反而成了不少价值投资者的“藏宝图”。如今,申万二级行业中,涨幅不足10%的还有51只,表现乏力的还剩下28只历史估值分位偏低的行业。如果你是个恐高症患者,不想碰数据飞上天的元件、通讯设备,也许这些滞涨股就是你的心头好。今年不少跌幅较大的传统行业,像白色家电、调味发酵品、白酒甚至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反倒显得性价比十足。不过,有句话得提前说明:便宜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捡漏,也可能是没人要的“冷门生意”,其中逻辑需要深思。
那么怎么投资?你可以关注相关ETF基金。比如证券行业的券商ETF(159842),这个指数覆盖了东方财富、中信证券这样的龙头公司,整个板块虽然没什么惊人表现,但补涨空间可观;家用电器板块的家电ETF(159996),把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这种“一线品牌”收了个齐,适合对品牌护城河有信仰的投资者;喜欢喝点“酒”的朋友可以看看白酒基金LOF(161725),贵州茅台、五粮液都是其重仓;至于煤炭ETF(515220),也是今年低位的代表,顶着一头冷风,等着下一个风口。
不过,投资这事儿,有勇气也得有套路。谁都希望自己能买在地板上、卖在山顶下,问题是你得清楚地板究竟有几层,山顶又还有多远。如果一味迷信“低估值”或“历史收益”,很可能反被过去的“彩虹”迷了眼。想清楚这些,内心有个数,才是真正的“风控”高手。
所以问题来了,你会如何抉择?是继续追逐那110%的辉煌涨幅,还是另辟蹊径在滞涨行业中寻找机会?还是回归初心,觉得股市风云变幻,不如存点养老钱安安心心?选择权在你,但那个最终承担结果的也只能是你自己,试问,准备好承担这份压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