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常规赛刚刚开打,球迷们却把目光聚焦在一个中国大汉身上。他就是山东壮汉杨瀚森,孤身踏上波特兰的征途。那些熟悉他的球迷都知道,杨瀚森这回可算是难,能拼就拼,能闯就闯,“见高就上。”可惜事与愿违,他4场常规赛出战,总共出场时间不到40分钟,场均上场时间连10分钟都够不上,数据也并不亮眼。杨瀚森,成了中国第6位出战NBA常规赛的球员,但场面着实尴尬,场均10分钟都捞不到。
其实说到这儿,外界的热情也很明显。大家寄希望于杨瀚森能在开拓者轮换里站住脚,回头一看成绩单,却发现人家主教练比卢普斯几乎没给他机会,代理主帅斯普利特也是一样。就算在客场硬碰湖人,获得了职业生涯新高8分钟登场时间。球迷们也只能喝口水压压惊,还不够过瘾。拿到7分,虽然小有收获,但对比期望,难免让人心里发虚。
话说回来,杨瀚森的问题早就摆在台面上。进攻端找不到自己的特性,防守端又跟不上比赛节奏。这种情况下,他在场上就像个“隐形人”,存在感太低。很多球迷说得一点没错,“开拓者那强度,杨瀚森根本融不进去。”不少人甚至建议,“与其憋着,不如先下去发展联盟,多打点比赛,提升自己,这才有机会逆袭。”杨瀚森的身份很难,想要在NBA站稳脚跟,难度大得超乎想象。
就在风声正紧的时候,杨瀚森的老恩师,青岛男篮主帅刘维伟,也坐不住了。10月28日晚上,他在社交平台发声,这一席话真是夹杂着无奈、心疼,也充满力量。四场NBA解说任务结束,刘维伟直言,“一个人在外确实不容易,步步为艰,有时万般无奈。”他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其实悬着。“来到这个舞台就是最优秀的,你不行谁行?”一句话,既是激励,也是敲打。
刘维伟吐露心声,未来的路不会顺利,“挫折也许有十八弯,也许有八十一难。”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强大。外界声音挺多,他劝杨瀚森别在乎别人怎么想,真正关心你的人,都会接受你的一切。苦过、泪流过,才铸就最高的舞台。这种话,句句扎心,看得出老师对弟子疼到骨子里。“坚持到底,才能看到属于你的闪耀。”刘维伟的信任感,直接给杨瀚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其实刘维伟说得没错,杨瀚森现阶段就像个刚入职场的新人。NBA就是现实版“职场漂流”,队里节奏快,强度高,一点都不会“开卷考试”。即使杨瀚森准备再充分,他也只能在比赛中“低头做事,机会轮不到他自己”。球迷也看明白了,八分钟在现场看起来也足够紧张,想要拿到更多被认可的时刻,难。“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NBA可没那么多温情,谁都得正面应战。
不过别忘了,“来都来了”。既然有机会登场,哪怕一分钟,也要拼到底。杨瀚森自己要做好随时准备,抓住一切能打的时间。不怕机会少,怕自己放弃。只要心里憋着一口气,总有一天能打破桎梏,这就是竞技体育的真谛。成败不论先后,但认输就等于提前结束了比赛。就像老话说的,“不怕慢,就怕站。”有机会总比原地踏步强。
赛后小插曲也挺有意思。开拓者客场赢了湖人,杨瀚森和团队成员、女友深夜去吃烤肉放松。球迷马上想起周琦的“鸡蛋灌饼”,发挥一把“同胞梗”,觉得这俩的经历太像了。说实话,中国球员在异国打拼,“吃点想吃的”,也算给自己找点安慰。压力大,不能总是绷着。不管是谁,人在外地孤军奋战,这种暖心画面,才让他显得没那么孤单。杨瀚森不是孤岛,他身边其实还有不少同路人。
从现场到场外,每一个细节都印证着大环境的不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杨瀚森上场时间少、机会少,未来会怎么发展?暂时暂无官方信息。下放发展联盟、继续留队、回归CBA现在都没有定论,只能等消息。球迷说得很直白,“只要不放弃,哪怕走得慢,也能摸索出一条路。”这就是现实,谁也没办法打包票。
杨瀚森这一步很难,质疑和支持交织。场外,刘维伟的鼓励成了球迷们心里的支柱;场内,杨瀚森每天都在接受强度考验。一步一个脚印,比拼的是韧劲,更拼的是胆量。外界对中国球员的期望,永远都在刷新,谁能抗起压力,谁就是中国篮球的新符号。这不是谁一场定成败的舞台,而是千锤百炼的炼狱。
杨瀚森现在还在摸索,NBA的大门从来不吝啬机会给勇敢者。走出去,拼一把,哪怕摔倒,都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球员的风采。他是第6人,之后还有第7、第8人。他不是孤军奋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