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全红婵的照片又刷屏了,我是真没想明白,就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长高了点,体型正常了点,至于被拿出来这样扒拉吗?看得我手机差点没扔出去。
真是服了,前几天刷到的时候我眼皮就跳,这热搜的味儿不对劲。什么“王者回归”、“告别昔日黄毛小丫头”、“身高体型明显成熟变化”等等。就这些词儿,听着是不是很熟?是不是感觉在哪见过?我一看,心就凉了半截,这不是又要把小姑娘架在火上烤的节奏吗?她才多大啊,你们就不能让人家安安静静地长大吗?
我倒回去翻了翻,她夺冠那年才十四岁,现在十五六岁,正长身体的时候。身高往上蹿,体重正常增加,这不就是再自然不过的生理现象吗?怎么到了某些人嘴里,就成了“体型明显成熟变化”了?还非得拉上“黄毛小丫头”做对比,好像她之前是什么不正常状态一样。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些词儿谁想出来的,能不能多读点书,好好说人话?
而且,那照片里哪里胖了?明明就是很健康、很正常的一个青少女。手臂、腿部都有肌肉线条,这不就是一个专业跳水运动员该有的样子吗?难道非得像个火柴棍儿才叫美,才叫符合你们的“跳水运动员标准”?我真是隔着屏幕都想问一句,你们是不是对运动员的身体有什么误解?还是压根儿就没怎么运动过,不知道运动员为了力量和平衡,身体本来就不能是弱不禁风的?
话说回来,全红婵自打东京奥运一鸣惊人之后,那关注度就一直没下来过。拿了三枚金牌回来,是风光无限,但也伴随着各种争议。最开始是她家里的情况被翻了个底朝天,父母的辛苦,姐姐的懂事,弟弟妹妹的期待,都成了“全民围观”的素材。那段时间,光是她老家被围堵,各种捐赠新闻,都看得我心惊肉跳,一个孩子承受的,是不是太多了?
后来就是发育关。这个词儿都快成她专属名词了。每次比赛成绩有点波动,总有人跳出来说“发育关难过”,好像全世界的跳水运动员就她一个人会经历身体发育一样。拜托,哪个运动员不是从小孩长到大人?哪个运动员不是要面对身体变化带来的挑战?怎么到了全红婵这儿,就好像是个什么世纪难题了?就非得揪着一个“发育”说事儿,好像这就能解释一切,或者提前给她判了“死刑”似的。
这次全运会又要开始了,这热度又被提前炒起来了。我看那报道里说,她只要跳,冠军就是她的,不然黑粉不安宁找事。这话看着就让人不舒服。运动员上场,谁能保证百分百拿冠军?更何况跳水这项运动,一个水花压不好,分就没了。这种话一说,无形中就把巨大的压力又推到了这个才十五六岁的孩子身上。这是爱她吗?这简直是拿刀架在脖子上,逼她往前冲。
你们想想,一个孩子,在万众瞩目下训练、比赛,每一次失误,每一次进步,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她的教练组、团队,肯定也在不断调整,适应她的身体变化,帮助她度过这个阶段。但外界这种“捧杀”和“棒杀”并存的舆论环境,对一个正在成长的运动员来说,真的公平吗?真的有益吗?
她也是个普通人。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跳水单人10米台,她以惊人的发挥拿下金牌,让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但那次夺冠,只是她运动生涯的一个起点,不是终点。她的成功,是天赋加努力的结果,但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谁敢说每次都稳拿冠军?谁又能保证永远保持巅峰?那些动不动就拿她和谁谁谁比的,拿她过去的成绩和现在比的,能不能稍微消停点?
我记得看过一些运动员的访谈,他们说最怕的不是比赛输掉,而是舆论的压力。那些无孔不入的评价,那些不负责任的猜测,真的会让他们感到窒息。全红婵现在面对的,恐怕就是这样的境况。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小丫头”,到被包装成“王者回归”,这里面有多少是她自己的意愿,又有多少是外界强加的期待?
这次全运会,不还有陈芋汐吗?她们俩是队友,也是对手,共同代表着中国跳水队的最高水平。这种良性竞争,才是体育该有的样子。把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甚至提前给一个人判了“胜负”,这本身就是对其他运动员的不尊重,也是对比赛规则的漠视。
我真希望大家都能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对这些年轻的运动员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苛责。她们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她们的成长需要空间,而不是放大镜。把什么“王者回归”这种沉甸甸的帽子先摘下来,让她轻轻松松去比,不好吗?
如果她这次没拿冠军,是不是又要有人跳出来说“发育关果然没过”?是不是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唱衰”?这种来回折腾的舆论,到底想把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逼到什么程度?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