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的乌克兰东部,战火烧得比往常都要猛烈。红军城这座曾经繁华的工业重镇,如今成了双方拉锯战最激烈的焦点。俄罗斯军队已经推进到城市边缘,离完成合围只差临门一脚。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普京突然下令暂停战斗几个小时,邀请国际记者进城采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说起这场围城战,得从年初讲起。俄罗斯在今年开春就把顿巴斯地区当成了主攻方向,红军城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城市说白了就是乌克兰东部的后勤大本营,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谁拿下它,谁就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俄军就像蚕食桑叶一样,一点点啃食周边的村镇。到了今年八月,攻势突然猛了起来,兵力一下子涌上来11万人。
这仗打得有多狠?俄军每天的伤亡数字能飙到七八百人,但他们愣是没停下脚步。你说这代价大不大?肯定大。可俄罗斯这次是铁了心要拿下红军城,就算拿人命往上堆也在所不惜。乌克兰这边也不是吃素的,上万守军把城市变成了一座大堡垒,街巷里到处是障碍物和火力点。今年夏天的时候,乌军还发起过几次反击,清理掉了不少俄军阵地。可到了九月,风向又变了,俄军调整战术,开始玩小股渗透这一套。
什么叫渗透战术?说白了就是不搞大规模正面冲锋,而是派小分队悄悄摸进城里,占领制高点和关键建筑。等乌军反应过来的时候,俄军已经在城里扎下根了。十一月八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他们的部队已经在城内展开逐房推进,部分地区落入掌控。从几个方向集结的部队距离会师只剩最后几公里,乌军的防线已经出现了好几处裂口。
这时候普京玩了个骚操作。十一月份,他突然下令让部队停火五六个小时,专门给国际记者开辟通道,邀请他们进红军城、米尔诺格勒和库皮扬斯克这几个前线城市转一圈。俄罗斯外交部门还特意找了前德国议员的助手牵线搭桥,向德国媒体发出正式邀请。普京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全世界看看,乌军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处境有多艰难。
说实话,这招够狠。战场上打的是刀兵,舆论场上打的是人心。俄罗斯宣传机器火力全开,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乌克兰为啥不让记者进这些地区?还不是因为形势糟糕到没法见人。乌克兰当然不认账,他们说这纯粹是俄罗斯的宣传把戏,压根没答应这茬。可话说回来,在战场形势一边倒的情况下,嘴上说得再漂亮也没多大用。
战事吃紧的当口,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闲着。十月二十二号,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两家大型石油公司下狠手,制裁名单一公布,这些企业的全球业务立马受限。这招打的是俄罗斯的钱袋子——石油出口可是俄罗斯战争机器的燃料,断了这条财路,仗还怎么打?
印度这个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立刻感受到了压力。美国人给印度炼油企业递话:继续买俄油,小心惹麻烦。印度人一琢磨,得,咱还是识相点吧。原本停在印度港口外的俄罗斯油轮开始转向,去找别的买家。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刷刷往下掉,美国那边赶紧承诺提供替代能源。这场石油战打得挺精彩,表面上是贸易制裁,实际上是在釜底抽薪。
再把镜头转到白宫。特朗普今年一月重新入主白宫后,处理乌克兰这摊子事成了头等大事。他最开始的打算是十月份在布达佩斯跟普京面对面聊聊,看能不能谈出个结果来。可普京的条件摆在那儿:顿巴斯必须归俄罗斯,欧洲部队休想进入乌克兰。特朗普一听,这还谈个啥?直接取消了行程。
白宫团队紧急调整策略,转身就签了制裁令,专门针对俄罗斯石油企业。十月二十三号,制裁正式生效。俄罗斯那边硬气得很,表示立场不会变。特朗普这个人做事挺现实的,他关心的是美国利益,至于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说句不好听的,不在他优先考虑的范围内。
泽连斯基今年把白宫当自己家了,跑了好几趟。二月底第一次去,在椭圆形办公室跟特朗普掰扯军事援助的事。八月中旬又去了一回,那次特朗普还安排了欧洲领导人一起协调。十月十七号第三次登门,泽连斯基带着一份详细报告,把乌军的损失和需求列了个清清楚楚,重点就盯着长程导弹。特朗普给的回复不咸不淡:援助有限,你们得想办法快点解决问题。
泽连斯基回到基辅之后,给前线下了死命令:红军城必须守住,哪怕打到最后一个人。话是这么说,可战场形势摆在那儿,不是喊口号就能扭转的。俄军不光在红军城推进,库皮扬斯克方向也形成了包围态势。乌克兰东部的两大防线岌岌可危,守军在猛烈炮火下苦苦支撑。
俄罗斯国防部每天发战报,一条比一条振奋。普京亲自过问这些内容,要求宣传部门务必突出进展。从红军城出发的俄军沿着公路不断推进,拿下一个又一个据点。乌克兰指挥官用无线电协调部队撤退重组,可俄军的无人机和炮火如影随形,撤退过程中丢弃的装备不在少数。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十一月七号又改口了。他跟匈牙利总理奥尔班见面之后,对记者表示布达佩斯峰会还是有戏的。前后态度转变得这么快,肯定是看到了战场上的新变化。为了拉拢匈牙利,白宫给了个甜枣——允许匈牙利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豁免期一年。还签了份核能合作协议,把双方关系绑得更紧。
从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四号冲突全面爆发算起,这场战争已经打了快四年。俄罗斯吞并了顿巴斯部分地区,双方最初谈过停火,可乌克兰后来依赖西方援助,协议就黄了。现在的局面是,俄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普京手里握着筹码,坚持原来的条件不松口。乌克兰在谈判桌上越来越被动,失去的土地一时半会儿拿不回来。
特朗普想推动谈判,这没错。可他心里的小算盘很清楚:美国的国家利益排第一,乌克兰的领土问题不在优先清单上。十月二十号那次会晤后,外界传出消息说特朗普建议泽连斯基沿着当前战线划界停战。这要是成真,乌克兰东部那片土地基本就保不住了。
美国的石油制裁确实给俄罗斯造成了麻烦。原本准备卸货的油轮在印度水域打转,找不到买家。印度炼油企业顶不住压力,开始寻找别的供应商。可话说回来,制裁能不能真正掐断俄罗斯的石油财路,还得看执行力度和全球买家的态度。中国、印度这些大客户如果有心帮忙,总能找到绕过制裁的办法。
红军城内的战斗还在继续,俄军逐街逐屋推进,搜索残余抵抗力量。乌军守到现在,损失肯定不小,可他们没有放弃阵地的打算。双方都在熬,看谁先扛不住。俄罗斯宣传机器全速运转,邀请记者的活动还在继续,媒体车队在重兵护卫下接近前线。
整个顿巴斯地区,俄军像潮水一样涌向前线,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乌克兰的防御带虽然没有完全崩溃,可照这个趋势下去,再撑一年都费劲。俄军坦克配合无人机作战,战术越来越娴熟,乌军疲于应对。
十一月七号特朗普重提峰会的事儿,双方幕后肯定在准备具体议程。普京那边审阅提案,该拒绝的条款一个不让。谈判代表讨论停火细节,争论的焦点还是顿巴斯归谁管。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各方都精疲力竭,可谁也不想先低头。俄罗斯想保住战场成果,乌克兰想夺回失地,美国想从泥潭里抽身,欧洲想维护自身安全。大国博弈,小国遭殃,最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红军城的居民早就逃的逃、躲的躲,整座城市在炮火中变成废墟。战争打了这么久,和平依然遥遥无期。
你觉得这场战争还要打多久才能结束?普京邀请记者的举动,到底是真有底气还是虚张声势?特朗普如果真的推动划界停战,乌克兰会不会接受?战争没有赢家,可结束战争的代价,又有谁愿意承担?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