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朝鲜军营里,几名士兵围着俄罗斯教官,他们身上穿的正是俄罗斯军装。
就在两周前的7月12日,拉夫罗夫刚和这些士兵的领袖金正恩热情拥抱。
他当场感谢朝鲜"与俄军共同解放库尔斯克"。
俄朝《全面战略伙伴条约》墨迹未干,第四条写着"一方挨打,另一方玩命支援"。
可拉夫罗夫转头就变了脸,他公开说俄罗斯正"单挑整个西方"。
这话像盆冷水浇在朝鲜头上——刚说的"共同作战"不算数了?
朝鲜给的真不是小打小闹。
火炮卡车昼夜不停开进俄军仓库,无人机配件塞满西伯利亚铁路的车皮。
朝军教官甚至直接上前线教俄军操作武器。
但拉夫罗夫有他的苦水,俄军每天在乌克兰消耗六万发炮弹。
朝鲜拼了老命也只能供上两万发,这缺口得靠俄自家苏联库存硬扛。
更扎心的是朝制导弹准头太差,乌军展示过炸歪的朝鲜导弹残骸。
俄军自己都吐槽:"这玩意儿十发能中三发就谢天谢地。 "
去年俄朝签约时双方拍着胸脯称兄道弟,可条约签完才三个月朝鲜就试射核导弹。
美国直接对俄追加了五十项制裁,拉夫罗夫心里苦:这买卖亏大了!
中国同样被架在火上烤。
俄朝炮管交易越搞越大,半岛局势紧张到中国副外长连夜飞平壤灭火。
俄罗斯连声招呼都没提前打。
拉夫罗夫嘴上不敢怪中国,可眼神藏不住小心思。
他特意强调:"历史上俄打仗都有铁杆盟友。 "
二战时英美给苏联运了四万辆坦克,现在中国连颗子弹都没给。
俄军将领私下抱怨:"我们流血他们在数钱。 "
但莫斯科不敢掀桌子。
俄天然气四成靠中国埋单,加油站扫码都用人民币。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对俄出口激增六成。
朝鲜兵在哈尔科夫战壕冻得哆嗦时,中俄边境货列正运走整车厢海鲜。
辽宁港口堆满俄远东输来的木材,贸易额比战前翻了两倍多。
拉夫罗夫其实明白中国不参战的好。
有次他私下对记者说:"感谢北京没添乱。"
要是中国军援真到位,北约导弹恐怕早砸到顿河沿岸了。
俄驻华大使前脚夸中国中立"太明智",后脚就向国内打报告要军援。
五角大楼监听情报显示:俄方半年提了十次请求。
中俄海军搞联合演习时,俄方总想塞进实战科目。
中国军舰扭头就往公海开,最近距离都保持在五百米以上。
俄驻朝鲜武官倒很实在,他拍着朝军肩膀夸"真兄弟"。
转头就把朝制武器弱点清单发回总参,清单最后一行写着:故障率32%。
俄罗斯的孤独是自找的。
北约飞机在加里宁格勒头顶转圈时,哈萨克斯坦却停运了援俄物资列车,白俄罗斯只肯借道不敢派兵。
拉夫罗夫拿核导弹当壮胆药,"榛树"导弹试射视频刚发上网,德国立刻给乌克兰追加百亿军援。
这波操作简直神助攻。
现在最慌的是朝鲜士兵,他们在抖音刷到俄国防部通报,战报里永远只有"俄军神勇无双"。
金正恩送的千架无人机只字未提,倒是乌克兰农民捡到朝制导弹残骸,当废铁卖了四百格里夫纳。
这事被乌军当成段子天天讲,俄朝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中国商人在莫斯科看得门清。
去年囤防弹衣的老板老李说:"俄方砍价时总提朝军多便宜。 "
转头就在红场挂出"感谢朝鲜"横幅。
拉夫罗夫这句话其实说给三拨人听,让西方知道俄还没跪,让国内觉得总统真牛,让盟友赶紧再加点码。
朝鲜士兵还在冰天雪地里修战壕,他们刚换上的俄军装磨破了袖口,夜视仪是三十年前苏联旧货。
教官教的战术根本冲不过机枪火力网。
中国港口起重机吊起整列俄产铜矿,海关单上印着"非战略物资"。
中俄边境货站昼夜通明,但运油管道旁半公里就是导弹拦截阵地。
莫斯科高层会议桌摆着两份报告:
财政部的账本显示中国输血保住了卢布。
参谋部的伤亡报告里找不到朝鲜支援数据。